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走進歷史迴廊訴今昔 東勢的客家傳奇

鐵道、枕木、老樹,交織出東勢的東豐自行車綠廊的一番意境。
保安宮是東勢居民的信仰支柱,
主要祭祀三山國王,每年都有盛大的獻禮,以表達客家人對三山國王的誠心。

資料來源:《悅讀大臺中》創刊號/魏淑娟    撰文&楊智仁    攝影&臺中市政府新聞局    部分圖片提供/2011-05-10


東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客家聚落,有著水梨王國的美稱,這裡曾遭逢921大地震的蹂躪,歷經重生與蛻變,但強韌不妥協的客家精神,讓山城風華未減,反而更顯優雅閑靜氣質

東勢,一個寧謐的山城。

這裡的空氣,乾淨、清新……


如果你沿著東豐自行車綠廊眺望遠處,遠山層巒疊翠,微風輕拂著臉,閉著眼都能感受到悠哉、閑靜的氛圍。如果你走進東勢的歷史迴廊,親身去探訪她的文化底蘊,會看到東勢的堅韌生命力,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東勢,是中部橫貫公路的起點,也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客家聚落,所產的水梨香甜多汁,暢銷全國,更曾經,在921大地震的蹂躪中重生,這裡處處展現了客家文化硬頸的精神。

全省僅存的大埔音客家文化

翻開歷史的篇章,東勢原名東勢角,在還未開發前,是屬於泰雅族與拍宰海族之大馬璘社等族群的荒埔地,人煙罕至。自乾隆10年(1745年)起,才有楊、張、蕭、趙四姓從廣東移民來此開墾,目前當地的客家後裔,以劉、張、陳、黃、林五姓最盛,其中以劉姓人口最多,至今還保留了好幾座劉氏宗祠。

日治時期,東勢角改屬臺中州東勢郡所轄,東勢郡轄有東勢街、石岡、新社庄等地。34年,臺灣光復後,改州為縣,改郡為區,東勢街遂改為東勢鎮,街役場改為鎮公所。

99年12月25日,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東勢鎮已改為東勢區,原來的鎮公所也改稱為區公所。

早年至東勢開墾的客家祖籍是來自廣東省大埔縣高陂鎮,所以東勢擁有全省僅存的大埔音客家文化,也保留了完整的客家習俗。目前東勢的客家文化園區設置在東豐自行車綠廊的終點,是由東勢舊火車站整建而成,園區內陳設了客家的婚俗喜慶、服飾文化等物品。

三山國王廟是精神信仰中心

當年,先民至東勢墾殖時,因此處和原住民的居住地很接近,為了防衛的需求,村莊四周都規劃了護城河和刺竹林,防衛中心點就以「三山國王廟」為主體,分別在村裡的四個角落設置「將寮」,由4位將軍分駐在各處將寮中,以保衛村民的安全。現今東勢區中科國小附近的保安宮,是東勢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該處主祀三山國王,每年都有盛大的三獻禮,熱鬧非凡。

「新丁粄」感謝「添丁賜福」

另外,早期的農業社會,因為重男輕女的觀念濃厚,客家人有「出丁」的習俗,凡是生男丁的家戶,要特別製作「新丁粄」來叩謝天公或土地公的「添丁賜福」,祭拜之後還要分給村民享用。目前東勢仍保留此一客家風俗,每年元宵節舉辦的新丁粄比賽已有百年歷史,成為全臺罕見的特色。其實,客家的「粄」,就是閩南的「粿」,而用來製作「紅龜印」的木雕也是特色之一。

「巧聖先師廟」與「匠寮巷」

東勢還有一項冠絕全臺的特色,此地的「巧聖先師廟」供奉木匠守護神魯班,是全臺灣最大的魯班廟,在其他地方,魯班都是附祀於一般廟宇中,很少有獨當一面受到供奉的情形。此廟的歷史悠久,建於乾隆40年(1775年),是全東勢首屈一指的古廟。

此外,東勢還有一處匠寮巷,據說是漢人入墾東勢的第一個據點,當初聚集了許多以伐木為業的居民,由此可得知,巧聖先師廟應該是開發之初,伐木工人特別設立來供奉祖師爺的。

鯉魚伯公護佑靈驗

還有一個關於東勢風水的故事。相傳在乾隆末年,在今匠寮巷、鯉魚巷一帶是熱鬧的街市,當時在街道下方砌建護坡,完工後,發現隨著地形起伏的石崁很像一尾大鯉魚,尤其櫛比排列的石頭更宛若鯉魚的鱗片,令人稱奇。

有一些居民興起在鯉魚的頭部供奉「伯公」的念頭,後來這座土地公廟順利建成,莊民請示疑難都相當靈驗,香火鼎盛。並且因為大甲溪經常山洪爆發,沖毀不少房舍,但鯉魚伯公一帶卻是安然無事,為感謝鯉魚伯公護衛有功,居民特將福德祠升格為「永安宮」,又稱為鯉魚伯公廟,成為全臺罕見稱為「宮」的福德正神,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石圍牆今昔變身

石圍牆酒庄也是東勢的特點,只要在搜尋網站上提到私人酒莊,該處都被列為介紹點。在臺三線的東蘭路上,一棟環境清幽的紅磚瓦房,燈籠搖曳的賣酒處,就是石圍牆酒庄。

從開發史的觀點來看,石圍牆是有一個今昔迥異的變身歷史的。

據當地父老表示,東勢的先民過去在溪畔建造石圍牆作為防禦設施,所以才以「石圍牆」為名,是現今泰興里的石城街。在開發之初,當地的泰雅族時常前來侵犯,聚落中的婦孺來不及走避的就逃入石圍牆,等到男人的戰鬥結束才出來。據說,當年進入圍牆內的人,都必須趕緊點香,遍插於牆頭和牆角,偽裝牆內的人很多,效果奇佳,曾多次嚇退敵人。不過,當年曾經發揮禦敵作用的石圍牆,現在已傾毀了。現今到石城街,在公路邊看到的石牆,是近年才重建應景的,並非當年的原物。

石圍牆向來是臺灣的斗笠生產重鎮,以前該莊幾乎是家家戶戶以做斗笠維生,年產數十萬頂行銷各地。現今,此一古老手藝日漸式微,石圍牆也逐漸自歷史中落幕,但是不認輸的客家精神激盪出另一條出路,石圍牆現今因為私人酒庄的興起,而再度活躍起來。

梨文化館講述「梨的故事」

距離東勢街市大約半小時車程的梨文化館,是中嵙梨鄉的第一景,在滿山梨園間,素雅的白牆隨著坡地緩升,屋外有處景致宜人的平臺,梨的故事盡在其中。

東勢現在有水梨王國的美稱,出產的水梨鮮甜多汁,行銷全臺。不過原先這裡的水梨是又粗又澀的橫山梨,果樹堅強,但是果實賣相差,經濟價值不佳,果農很頭痛。62年左右,中科國小的退休老師張榕生帶領產銷班發明了獨步全世界的「高接梨」技術,把橫山梨樹變成了培育日本梨的「奶媽」,它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養分,直接供應寄接在橫山梨樹上的日本豐水梨、新興梨或幸水梨等果肉細緻的品種,因此售價差了好幾倍。但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們毫不藏私地將這項發明與臺灣的果農一起共享,促進了臺灣梨產業的繁榮。

梨文化館採「有機建築」,取用在地石材、紅磚、白粉牆、鋼及木構,外型典雅質樸,建築材質多元運用且不浪費資源的作法,展現了東勢客家族群儉樸的形象。

走進歷史迴廊訴今昔 東勢的客家傳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