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山城東勢好避暑/漫步森林 單騎兜風 品味咖啡

森林咖啡屋,讓身心都沉浸在四周的森林綠意裡。(攝影/楊智仁)
7月正是甲蟲的繁殖季節,
林場隨處可見獨角仙的蹤跡。(攝影/楊智仁)
 
行駛於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內的復刻版騰雲號,
是少見的蒸汽火車。(攝影/楊智仁)
 
東香咖啡自己栽種、烘焙咖啡豆,
再利用虹吸壺煮出香醇的咖啡,供客人品賞。(攝影/楊智仁)
 
東勢阿嬤的醬料吃得到客家原味。(攝影/楊智仁)

資料來源:閱讀大臺中/吳秀雲    撰文/2012-07-12


東勢一向以客家小鎮和水果產地而聞名,近年來風味絕佳的臺灣咖啡也逐漸嶄露頭角,還有自然的森林景觀和逾百年歷史的樟腦產業,都是極具特色的在地文化,也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元素。

時序進入酷夏,毒辣的太陽和高溫,讓人出遊的興致大減,但是大好的暑假怎能白白虛度?快到山城東勢來避暑吧!這裡有涼爽的森林,還能騎單車穿越隧道和鐵橋,更可品嘗好喝的在地咖啡,購買樟腦油和客家醬料當伴手禮,保證清涼又消暑!

東勢林場 森林浴透心涼

說起東勢的森林浴場,當然非東勢林場莫屬,這裡四季皆有美景,春櫻、夏螢、秋楓、冬梅,還擁有豐富的森林和生態資源,又因為距離臺中市區不遠,因而贏得「中部陽明山」的美譽,深受遊客喜愛。這處舊名為「四角林」的林地,在日治時期為臺中州農業組合所經營,光復之後由臺中、彰化和南投三縣農會平均劃分,經營方式也從昔日的伐木造林,轉變為目前的森林遊樂區型態,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尤其是遇上賞櫻花、看螢火蟲和油桐花的季節,總是遊人如織,一房難求。

通過售票口進入園區,首先看見的是最受年輕朋友歡迎的露營中心和烤肉區,位於相思樹與油桐樹林間的82個營位,不但景觀優美、環境自然且規劃良好,炊事亭、浴廁設備一應俱全,是全臺相當受歡迎的露營區之一。而烤肉區也在楓香樹林間,三五好友在樹蔭下烤肉談天,於蟲鳴鳥叫和山林微風中享受美食,度過快樂的時光。接著是體能訓練場,有如溜索或流籠般橫渡高處的大小泰山、靠平衡感克服恐懼的走鋼索、用速度換取刺激的滑草場,還有跳上跳下有如馬戲團的跳跳床,每項都是考驗體能和膽量的挑戰,教大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累了,不妨到遊客服務中心後方的森林咖啡屋,喝杯咖啡、休息一下,讓身心都沉浸在四周的森林綠意裡;或是到土地公廟附近的光臘樹林尋找甲蟲的蹤影,這裡的獨角仙和鍬形蟲數量可都不少哦!還有楓香山莊旁的蝴蝶館,種植了柑橘、紫花長穗木、馬纓丹等蜜源植物,吸引蝴蝶群聚覓食、產卵,數十隻鳳蝶成群飛舞的景象,好不壯觀。對蜜蜂生態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到養蜂場聽專人解說,觀察蜂箱內蜂群的活動情形,十分有趣。

再往園區深處走去,就是寬廣的森林浴場,以針葉林為主要林相,沿著步道往上走,濃綠的樹蔭夾道,不時傳來清脆悅耳的鳥叫聲,伴隨著迎面而來的清風,盛暑的酷熱完全被拋在腦後;若是深秋時節,則可選擇楓林小徑,從楓香山莊往上走,如火焰般燃燒的美麗楓紅景象,將盡收眼底。不過兩條路線各約4公里長,繞行一圈需花費1.5小時,要備足飲水與體力再行前往。做完森林浴,吸收滿滿的芬多精和負離子之後,再到濯足園泡泡腳,讓天然溫泉洗去雙腳的疲憊,恢復體力。

東豐綠色走廊 騎車兜風

來到東勢,一定要到東豐綠色走廊騎騎自行車,這裡可是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也是目前唯一採封閉式的自行車專用道,於民國91年全線通車;從東勢到豐原朴子車站全長約12公里,而東勢段從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到大甲溪鐵橋則不到3公里,一路坡度平緩好騎,綠樹成蔭,景致優美,騎來格外舒服,尤其是從鐵橋上眺望大甲溪,寬闊的溪床、奔騰的河水,令人心曠神怡。

至於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旁還保有一段舊鐵道,供復刻版的騰雲號蒸汽火車行駛1.5公里、約20分鐘,讓遊客過過坐百年老火車的癮,週末假日固定每天有6班車次,平日則接受團體預約。

東香咖啡 品嘗臺灣原味

提到臺灣咖啡,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雲林古坑,其實東勢山區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農民栽種咖啡樹了,不過正式有規模地作為經濟作物栽種約在10年前開始。現在當地不但有六、七十戶農民種植,更在民國97年成立了產銷班,定期請老師來教授種植和處理方法,不斷進修加上彼此切磋,讓東勢生產的高山咖啡豆口感香醇後韻回甘,品質和風味都屬上乘。

東香咖啡的老闆朱志成和陳怡君夫婦,正是成立咖啡產銷班的推手,他們種咖啡十多年,從無師自通開始烘焙咖啡豆,經過不斷地嘗試研究,調配出香味、酸味和苦味都很均衡的豆子。而為了推廣東勢咖啡,他們在路邊擺攤,用虹吸壺(Syphon)煮咖啡給客人喝,也曾在后豐鐵馬道旁開咖啡店,兩年多前才回東勢市區開店,不但採用自家烘焙的在地咖啡,更堅持用虹吸壺煮,而店名「東香」,則是客家話「很香」的意思。想要體驗東香咖啡的滋味嗎?朱志成推薦喝杯黑咖啡,最能品嘗到東香咖啡的原味。的確,香醇容易入口、不苦而帶著微酸的口感,讓人念念不忘。

樟腦、燻油、醬料 體驗客家本色

東勢居民以勤儉的客家人為主,當地飲食和生活文化也帶有濃厚的客家歷史與色彩,像燻樟製腦就是早年新竹苗栗山區最主要的產業,而被腦寮雇用工作的又大多是鄰近區域如東勢等地的客家人,便成為客家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西元1860~1895年間,樟腦和茶葉、蔗糖為臺灣三大出口物資,樟腦除了可以製藥、防蛀、防腐,還是製作塑膠、賽璐珞片的重要材料,世界需求量極高,而臺灣樟腦在品質和產量上都是世界第一,曾享有「樟腦王國」的美譽。

寶島燻樟實業社從事製作樟腦的行業已經傳承三代,超過百年歷史,堅持採用古法製作,維持品質,第四代傳人吳素萍不忍見產業沒落、家傳就此消失,便發想創新,使用客家傳統古法將花生油用樟樹根悶燒,製成燻油,把當年客家婦女的護膚聖品推廣給大眾,同時也研發出加入天然穀物及漢方藥草的燻油手工皂,成為極具地方特色的天然商品,深獲好評。

至於客家飲食文化裡不可或缺的醬料,像是桔醬、豆腐乳、紅糟等,則在東勢阿嬤可以找到,東勢阿嬤也是接受農委會輔導婦女利用在地資源創業、全臺灣唯一專做醬料的田媽媽,不但堅持純手工製作,更遵循傳統古法使用安心食材,不加防腐劑或人工添加物,就是要讓大家吃到最道地、好吃又健康的客家原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